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外窗设计需严格遵循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(GB50370-2005)及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要求,核心设计要点如下:
1. 耐火完整性要求
- 耐火极限:外窗需采用甲级防火窗,耐火时间≥1.5小时(根据防护区风险等级调整),确保火灾时窗体不破裂。
- 框架材质:优先选用钢质或断桥铝合金框架,玻璃需为复合防火玻璃(满足GB15763.1标准)。
2. 密闭性设计
- 密封措施:窗框与墙体间需填充防火膨胀密封条,玻璃与窗框采用硅酮结构胶密封,确保灭火剂泄漏率≤0.1%/分钟。
- 自闭装置:必须安装温控释放装置或电磁释放器,火灾时自动关闭窗户,关闭时间≤30秒。
3. 泄压要求
- 泄压口设置:防护区内需同步设计泄压口,泄压面积按灭火剂喷放速率计算,通常取防护区地面面积的5%-10%。
- 联动逻辑:泄压口应在灭火剂喷放前开启,防止超压损坏围护结构。
4. 警示标识
- 警示标志:外窗显著位置应张贴“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”警示牌(中英文对照),尺寸≥20cm×30cm。
- 安全提示:邻近窗户区域需设置“紧急疏散路线”指示牌,确保人员能快速撤离。
5. 特殊处理
- 防爆要求:若防护区内含爆炸性气体,需采用防爆型防火窗(符合GB3836标准)。
- 遮阳设计:外窗应避免阳光直射,必要时加装遮阳百叶,防止紫外线干扰灭火系统传感器。
6. 验收标准
- 现场测试: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密闭性测试(烟雾示踪法)及耐火试验(模拟火源灼烧)。
- 文档备案:需提供防火窗型式检验报告、3C认证证书及安装记录,作为消防验收必备资料。
提示:具体设计需由具备消防设施专项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,建议优先选用通过FM/UL认证的防火窗产品以确保可靠性。